沙湖
说到底,当初决定去银川,主要是为了看沙漠。沙漠的粗犷与柔美一直为我所钦慕。从来都没有亲见过沙漠,对那种神秘而野性的事物的渴望撩动着我的心。
到银川后的第二天,坐上事先租好的车,我们一行6人前往沙湖。沙湖位于银川城北56公里处的“前进农场”境内,据说已具备建立国家级湿地水禽自然保护区的基本条件,的确和我们杭州西溪湿地颇为相像。沙湖,顾名思义就是在一片沙地里的湖,是我国北方荒漠半荒漠地区不可多得的自然生态综合体,是一处融江南水乡与大漠风光为一体的著名景区。水面有我们半个西湖那么大,还有1837公顷的沼泽地,反正我们没有见到。从地图上看,沙湖东濒黄河,西依贺兰山。实际上当我们坐着木船往湖中鸟岛前进时,就清清楚楚地看到雄伟的贺兰山横贯在不远处,甚至连山顶上的积雪也清晰可见,好似沙湖的一道天然屏障,据说正是贺兰山阻断了西边腾格里沙漠吹来的飞沙而形成了这里沙、水参半的独特景观。当我们泛舟湖上时,仿佛回到了江南:一丛丛的芦苇随风微微飘摇,不知名的水鸟从芦苇丛边振翅掠过,姿态优雅地滑翔,远去……水天之间,充满迷离之美。
到了鸟岛,发现就是给大家看几只金刚鹦鹉表演节目。算术、叼钱、打保龄球,鹦鹉已经被训练得技艺相当纯熟,观众们则开心地不断以掌声鼓励。下了鸟岛,我们往西边的沙漠娱乐场去(后来听说这是人造沙漠,不禁十分郁闷)。远望去,沙湖的沙山上零散地分布了一些沙雕,那是来自全世界的沙雕爱好者在那里创造的大型雕塑,可以保留一个月左右。
怀着激动的心情,我们疾步奔向骑骆驼的地点,那里已经排起很长的队伍。我们不管不顾地买了票、租来鞋套,心甘情愿地排起长队。其实只是骑着骆驼从沙坡底走到顶再走下来这点距离,最多骑10分钟,但是票价很贵,30元一人。我一直很喜欢骆驼这种动物,因为觉得它们脸部长的特别可爱,尤其是眼睛,给人非常温良的感觉。等了10来分钟,终于轮到我们了。管理人员领了一队骆驼过来,骆驼乖乖地趴在地上,眼帘温顺地低垂着。我们按照指示,从最后一头骆驼开始往上坐,因为骆驼只要觉得身上有东西了就会乖乖地站起来开步走,所以必须从最后开始上。除了站起、跪下的时候会幅度相当大地吓人一跳外,坐骆驼还是相当安全的。很快我们就结束了骑骆驼的旅程,很不过瘾,有点遗憾,但更多的是期待———明天我们要去沙坡头了。
中卫市
通湖草原和沙坡头都在距银川市区大约210公里处的中卫市。去中卫,可以选择坐大巴,也可以坐火车,花费的时间差不多。由于朋友妈妈家离火车站很近,于是我们选择坐火车去。没想到那里的火车还是90年代初的景象,不仅脏而且慢,晃悠晃悠3个多小时才到中卫,乘务员的态度也相当之糟糕,把我们后悔的不行。
晚上近9点,我们终于到站。一出车站,事先在网上联系好的出租车司机王大姐已经在出站口等候,同行的还有她儿子,也开一辆出租车。我们商量好第二天的行程,在他们的建议下购买了第二天返回银川市的车票,然后分坐两辆车去事先预定的酒店住宿。可是,意外发生了。到达逸兴大酒店后,前台服务员居然告诉我们没有房了!而且大言不惭地说由于没有联系上我们,于是把我们预定的两间房取消了!事实上她的确打过一次电话,但我们没有接到。很生气,谴责他们的不负责行为和粗暴态度。争吵了半天,连王大姐和她儿子都看不下去,来帮我们理论。最后想想已经10点多了,孩子们都困倦了,明天还要早起看日出,于是我们只能妥协,但是责令他们务必联系一家合适的酒店、以合理的价格让我们入住。也许是因为自觉理亏,那服务员倒也着力地电话联系了半个多小时(正值旅游旺季,小县城酒店基本客满),总算联系了一家还算合意的酒店。酒店是中卫的老酒店,设施实在不咋的,但是收费颇高,要360元一间,无奈啊,旅游旺季嘛。收拾起愤懑的心情,匆匆梳洗睡觉。
沙漠日出
第二天早上4:30,闹铃把我们从床上拽起来。两辆出租车已经很准时地等在门口。在酒店旁边匆匆吃过早饭,我们终于启程上路,去迎接日出。已经6点了,我很怕会错过日出,那样就得不偿失了。司机安慰我们说肯定来得及的,这些天他们都这时候带游客去看日出的。司机是王大姐的姐姐,话不多,很老实的样子,问她什么,她总操着别扭的普通话,腼腆地笑着说:“我说不好,讲不来”。于是我们只好咽下满腹的问题,静静地看从车窗外一掠而过的风景。北方秋季的清晨与我们南方大不相同:田野如此广阔,地里的庄稼已经蒙上一层薄霜,在微亮的晨光下闪着亮光,好像是铺了一层白雪;马路宽敞、平整,几乎只有我们两辆车在行驶。道路两旁是笔直的白杨树,这种树在这个城市经常看见。渐渐地看见沙漠了,也看见日光正越来越明亮,心中正着急时,突然,车子停了下来。是到观日出的地方了。一下车,寒冷的空气即刻包裹了我们。我们缩着脖子往沙丘上冲。前面的沙丘上已经有N多人在等候了。好冷!此时俨然已是冬季,身上的厚实冲锋衣也抵挡不住深深的寒意。但是,为了那难得一见的沙漠日出,这点寒冷算什么呢?所幸,我们大概只等待了5分钟,太阳便苏醒了,起先只是遥远处天空的一抹似有若无的暗红,很快,一点一点,太阳柔柔地从沙丘顶上抬起眉毛、露出眼帘,接着是半只眼睛,依然微闭,似乎还没睡醒。我们欢呼起来,举起相机“卡嚓”不停。此时淡紫色柔和的沙丘映衬在浅灰色的天幕上,充满了迷离的孤寂之美。
才一会儿功夫,他又睁大了眼,变得越来越炯炯有神,顿时光芒四射,我们都开始躲避他灼灼的目光。前后不过一分多钟时间,一轮朝阳,升腾在东方的天空。沙漠沐浴在一片绚丽的金色里。离太阳的距离不同,色彩也不同,靠近太阳的地方是黄色的,稍微远一些的是金黄色的,更远一些的是红色的,外围的地方则是紫色的。远处沙漠起伏的边缘轮廓线,已被朝霞镶了一层金黄,层层叠叠,有清清的地气如薄纱一般在沙漠表层缓慢流动,被轻风吹着,像慵懒翻卷着的海浪,又慢慢升腾成雾气,向天地开合处拢去。有一队大雁也来凑景,排成齐整的队伍从远处一路翩跹而来,近了近了,掠过太阳,远去了……一切似梦亦幻,美不胜收。而对我来说,此时唯一可做的似乎只是不断地按下手中的快门而已。边上观看的一位先生发自肺腑地说:“你们真幸运,一来就日出了,我们都等了1个多小时了。”我心里那个得意啊———来的早不如来的巧嘛……
通湖草原
看完日出,我们就直奔通湖草原而去。贺兰山横亘在前方不远处,在向我们遥遥招手,却总也靠近不了。通湖草原位于内蒙古和宁夏交界处的腾格里沙漠腹地,曾经是古丝绸北路的要塞,旅游区汇集了沙漠、盐湖、湿地、草原、沙泉、绿洲等多种自然人文景观,被喻为沙漠中的“伊甸园”。快到通湖草原入口时,我们看见公路两边有大片大片白花花的湖地,就像是初春雪未融化尽的样子。原来这就是盐湖。可是草原在哪儿呢?一路过去都没看见我认为该有的草原。进入游览区,可以在门口租防沙鞋套,还有人往你脖子上挂雪白的哈达,当然,都是比较劣质的,我直接就把它丢在入口的凳子上了,后来才发现戴着进入的客人滑沙后都把哈达挂在最高处的柱子上,我颇有些后悔:这也许有什么讲究?“沙漠猎豹”是一种沙海冲浪的探险项目,就是坐一种没有窗玻璃的、类似观光车的大卡车,在沙漠里奔驰。车票奇贵,80元一人,感觉这里的收费简直是在抢钱嘛。车开动前,工作人员仔细地检查了乘客的安全带,然后卡车在沙地上如喝醉的野牛般奔跑起来,故意绕出S型,从一个个沙坡上冲上冲下,惊得众乘客大呼小叫,直呼刺激。我倒是没什么特别刺激的感觉,可能是我坐在靠过道的位置吧。
我们乘坐“沙漠猎豹”来到滑沙的地方。这里和沙湖那里的不一样,滑道是天然的,滑沙的工具就是一块长不足1米、宽仅三四十厘米的木板,做成浅浅的小船的样子,当游人从坡顶往下滑时,只能抓住木板两边,沙板起初速度很快,越到下面越慢,不会有沙漠危险发生,倒是滑的时候要记得闭嘴闭眼,因为沙子会扑面而来。看人们都安然无恙地滑下来,儿子也壮大了胆子滑了一次,不料就上瘾了,我只得一次次帮他把滑板吃力地拖到顶上,他再一遍遍往下滑,玩的不亦乐乎。
接下来的项目是骑骆驼,在沙湖没骑过瘾,在这里一趟可以骑40分钟,肯定可以过瘾了。骑骆驼总让我想起影片《阿拉伯的劳伦斯》里,劳伦斯穿着白色袍子骑着单峰驼在沙漠上驰骋的潇洒劲。当然,我们不可能像他那样,我们坐的是双峰驼,它们只适合慢悠慢悠地走。小朋友嚷着要骑英俊的白骆驼,于是我们挑了一对由白骆驼打头的驼队。领头驼很有老大的派头,非常自我,边走边吃沙地上的植物,吃完就解出热气腾腾的便便,全然不顾应有的风度。而我们后面的那头骆驼也很有个性,性急地不断要“超车”,显然嫌前面的家伙动作太慢。驼队在沙漠上顶着烈日悠哉前行,我们坐在上面一路被扭动着腰肢,赏景、说笑,相当惬意。在前面牵着领头驼的驼队主人始终面含微笑看我们这些城里人的一惊一乍。
天际苍寥,热情似火的阳光从各个角度照耀着我们。一望无际的黄沙伸展着,仿佛直到天边,呈现出苍凉而豪迈的色彩。风吹过,留下道道皱褶,给单调的沙海增添了不凡的气质,于大气苍莽中劲透着妩媚……无边的沙海中,点缀着一丛丛沙枣树,让原本沉寂的沙海有了活力。有三两个游人坐在沙枣树下,看我们过来就友好地招呼。骆驼从沙漠上走过,留下一串串两瓣型的脚印,那映照在沙地上的驼队剪影是生动的画面,煞是好看……暖暖秋风伴着细沙拂动衣角和发梢,瓦蓝瓦蓝的天空上东一抹西一抹浮着丝薄的白云,愈显天空的纯净。驼铃清脆悠远,坐在上面晃悠晃悠着,我愿意一直这么走下去……
玩完这些,已到中午,没有时间再继续深入游。午饭是在王大姐推荐的一个家庭式小饭店吃的,羊肉做的很正宗,饼子烤的很地道,价钱也很公道,我们吃得不亦乐乎,羊肉上了好几盘,总算圆了来西北吃羊肉的愿望。饱餐之后,先去坐古老的渡河工具———羊皮筏,这种羊皮筏俗称“排子”,是将山羊割去头蹄,然后将囫囵脱下的羊皮扎口,用时以嘴吹气,使之鼓起,十几个捆扎成一个“排子”,一个人就能扛起,非常轻便。游人坐在筏子上,筏工用桨划筏,在滔滔黄河之中前进,我们一行加船工共6人坐在上面挤得满满当当的,束手束脚地坐着,到岸时已经脚麻了(船工不让我们乱动,说要翻船的,汗啊)。
沙坡头
下午2点,我们终于来到了沙坡头。说实话,由于事先功课做的不够,本来应该重点玩的地方我们却只玩了一个下午,很多项目都错过了,国内最长的滑沙道也没有时间去尝试,实在很遗憾。好在坐了一次“黄河飞索”,还算是有所补偿。黄河飞索总长约八百米左右,是黄河上的第一条索道,虽然貌似惊险,实际上却很安全,因为设施设备的安全系数很高。从铁索一头荡到另一头,总时间大概也就1分多钟。玩这个项目的人非常多,排了近一个小时的队。当轮到我时,本来跃跃欲试的我突然变得有些胆怯起来,害怕万一铁索断了怎么办?底下就是黄河啊!尤其是听到边上两个小伙子都在说“心里怪瘆得慌的……”时,我更是心跳加剧。工作人员把滑轮往滑索上一装,再把我往滑索的滑轮上一挂,准备工作就算是完毕了。我伸头往下一看:好高啊!这时工作人员向我简要说了些注意事项,接着就一使劲把我推了出去。没想到,一被抛出去,我慌乱的心却一下子安静下来———只听得呼呼的风声从耳边刮过,除了风声,周围安静极了,身体也是静止的,我像是在飞,俯瞰着百米之下辽阔舒缓的黄河水……大概也就1分钟时间,就到达了对岸一座同样的塔楼上,然后再到三楼往回滑。有了第一次的滑行经验,我不再害怕,乐滋滋地荡在空中,轻松惬意,好好体会了一把空中“飞人”的乐趣。
在回去的路上,司机大姐特意绕路带我们去看黄河大转弯。站在公路边往远处眺望,只见浩浩荡荡的黄河水与沙坡头西区3000多亩沙漠相遇后,竟袅袅娜娜地流泻出一个“S”形,形成了一个绝无仅有的290°的S形大转弯。于是在黄灿灿的沙漠中呈现出一片神奇的绿洲。旅途总是这般匆忙。有饱览大自然美景的满足,也有相当多客观原因造成的遗憾。这样也好,起码为下一次的旅程准备了充分的理由。